查看原文
其他

郑良斌: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应用前景与挑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版权理论与实务杂志 Author 郑良斌

文/ 郑良斌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原文刊载于《版权理论与实务》2021年第10期


【内容提要】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区块链存证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等特点,为网络环境下构建信任机制和开展版权存证、确权、授权、交易等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应用现状,从法律、平台、技术方面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应用挑战,并对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块链;NFT;版权保护;版权交易


一、引言



版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数字作品版权交易将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作品的广泛传播,社会公众可以自主进入网络,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独立接触网络传输中的数字作品。数字作品著作权人能否控制数字作品在网络中的合理传输,从而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应用现状



(一)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集点对点通信、密码学、共识机制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互联网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方式,所有数据存储于网络中的全部计算机节点中,节点拥有相同的权利,可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检查和监督。区块链技术利用哈希算法对每个区块中放置的数据以不可逆的方式生成由随机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原文无法通过上述字符串推断出来。同时,即使输入内容仅有一个符号的区别,都将导致哈希值的明显变化,这是区块链中数据难以篡改的重要保障。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等特点,能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建立节点之间的信任,实现价值流动、可信交易、信息共享、数据安全传输等功能,为在网络环境下拓展版权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二)NFT(non–fungible token)


NFT即非同质化通证,是在以太坊等区块链平台上根据技术协议或者技术标准生成的具有唯一性的标识(ID)。借助区块链的存储和交易机制,NFT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分割、不可替代、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互联网应用中的“复制粘贴”问题,代表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NFT通常以一个长串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等代码与特定的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对接。NFT的所有权通常由智能合约决定。通过提前在智能合约中设置相应的代码,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实现NFT所有权的转移,并且NFT的所有权信息与全部交易信息都将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公开透明且无法篡改。NFT与智能合约结合,可将不同功能和行为以代码形式写进数字作品并实现自动执行。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对NFT的生成数量设置硬上限,甚至连创造者本人也无法随意复制,使得NFT具有稀缺性。由于每个NFT都拥有唯一的ID编号,并可与任何类型的数字资产或现实世界中的有形资产彼此关联,从而生成绝无仅有的数字作品,这为人们在网络环境下管理数字资产以及现实世界中的有形资产提供了机会。


(三)版权属性


版权涵盖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一切智力成果,覆盖文化创作、生产、传播、使用、交易全链条。版权是重要的资源要素,具有法律、文化和财产属性,支撑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信息网络等版权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音乐、文学、软件企业通过版权资源的运营和保护来获得收益,越来越多的权利人也因此获得作品的报酬,特别是优质IP受到资本青睐,版权资源的价值日益突显。版权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版权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品的复制、传播愈发便捷,侵权盗版行为呈现网络化、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等特点,给版权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


(四)区块链在版权领域应用


区块链存证的独一无二、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特点,以及NFT的可交易性,为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提供了一种技术实现途径。在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传播快捷、复制容易。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便于数字作品的广泛快速传播为作品权利人带来更好的收益,同时避免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复制容易引发的侵权盗版行为对作品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犯,是当前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难题。发生版权侵权纠纷时,权利人快速准确的提供权利归属证据非常重要。相较于通过传统的作品登记方式取得权利归属证据,通过区块链方式存证更加便捷。此外,区块链方式的存证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的数字标识,为后续快速准确进行版权监测、取证、维权提供了便利。在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情况下,区块链存证方式可获得司法部门的认可。2018年9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202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允许当事人通过区块链等方式保存、固定和提交证据,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问题”。2018年9月,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运行司法区块链平台。此后,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相继上线运行司法区块链,解决电子存证的难题。


解决技术进步在版权领域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充分利用技术发展成果、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版权保护是网络环境下提升版权保护水平的有益探索。区块链技术已在版权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及加密的特性保证了版权存证的及时性和唯一性,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哈希算法、时间戳等技术,可以使区块链中的各节点对版权存证的真实性和唯一性达成快速共识,提高了版权存证过程的执行效率。此外,区块链为版权运营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实现版权存证、自动监测、及时取证、快速维权等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服务。数字作品在区块链系统中的存证、使用及交易等行为都将以数据的形式自动记录,且无法更改和破坏,实现了版权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截至2019年8月,全国有投入产出的672家区块链企业中,有近15%的区块链企业提供数字版权服务。


(五)区块链在版权领域的应用特点


首先,区块链技术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为版权存证提供了技术解决思路。版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并受著作权法保护。然而作品本身很难呈现版权权属状态,作品权利人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将来出现版权争议纠纷,一般通过作品登记机构进行版权登记,获得作品的版权登记证书,用作表明作品版权权属关系的一种证据。区块链技术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为作品创作者获取利用技术手段保存作品版权权属关系的电子证据提供了可能,为网络环境中数字作品版权存证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为版权存证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的解决办法。传统的作品登记,受限于人员、地域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作品登记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自动化完成版权存证,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并且相比传统的人工开展作品登记方式,自动化进行版权存证极大地提高了版权存证的效率,为作品权利人进行版权存证提供了便利,为网络环境下海量数字内容存证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办法。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为版权交易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式。传统的中心化版权交易模式因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的存在产生较大的交易成本。信任机制是交易关系得以发生的重要因素,传统上信任机制主要包括制度性的信任机制和人际间的信任机制,在传统的版权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需要可信赖的第三方机构来担保版权交易的顺利完成。利用区块链技术,数字版权交易不需要权威的第三方参与,其技术的去中心化机制和共识机制,通过技术背书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信任机制,把交易双方对权威机构等的制度性信任转变为对信息安全技术和各节点共同参与的信任,使得数字版权交易中的相关权利人可以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交易系统中进行“点对点”的版权交易,为网络环境下促进数字作品的流通和价值高效转化提供了一种新型版权交易模式。


三、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的应用挑战



(一)法律层面


区块链存证从技术上能够保证存证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但并不能防止他人将权利人的作品上传到区块链平台侵犯作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区块链平台上存证的数字作品下载后稍作修改,新生成的数字作品与原数字作品高度相似,但从区块链存证的角度看,两者是完全不同作品。作品NFT化后,也存在上述类似问题。NFT化后的作品经过数字技术修改后,NFT技术不能证明新生成的数字作品源自原数字作品。因此,区块链技术并不能防范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此外,根据著作权法,作者等著作权人可以向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机构办理作品登记。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认可了区块链存证手段的合法性,但目前,行政及司法界对第三方区块链平台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存证的法律效力、区块链存证证据在行政执法及司法中的具体认定,没有明确的规则可依,区块链版权交易规则更因实际体系并未成型而近乎空白。NFT作品的产生数量、NFT作品所有权交易等主要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但智能合约的法律地位以及责任承担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平台层面


大部分区块链平台存在相互对立、互不兼容的情况,限制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广。部分区块链平台仍然继续寻求传统公证处等机构的背书,使得这些区块链平台只是有了区块链的外表,而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将用户的版权存证等需求导入公证处等认证机构。版权领域权威可信的区块链平台仍然较少。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固然是解决网络环境下的“信任”问题,但如果没有技术提供方以外的公信力主体的参与,区块链的技术理性是否相当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理性,区块链技术判定能否等价于裁判人员、公证人员、鉴定人员的经验判定,区块链技术认定能否替代司法权(以及公证权、鉴定权)的认定,均无定论。不论是法院还是公众,无法完全信服一条单纯由技术公司建设的区块链平台可以提供中立、可靠的区块链版权存证服务。此外,NFT平台上的NFT作品存在侵权争议时,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在现有法律规定下并不明确,除了将作品NFT化的用户主体,NFT平台是否要承担侵权责任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三)技术层面


大部分区块链平台并没有详细介绍平台使用的具体技术的原理,少数有白皮书的平台对此仅是笼统地介绍,关于平台使用的区块链技术的性质,究竟是公链、私链还是联盟链,语焉不详。部分区块链平台提到自身基于以太坊或者属于某个区块链联盟组织,但区块链的具体构成以及区块高度、核心算法等鲜有披露。区块链领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普通用户对区块链平台使用效果、版权存证的效力以及版权交易的安全性仍然存疑。区块链平台掌握的区块链核心技术和安全防护能力,事关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基础性、根本性的安全保障和网络环境下信任机制的建立,区块链平台能否经受大规模安全攻击、保障版权存证和版权交易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四、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与技术发展联系密切。技术进步不仅加快了作品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拓展了版权保护的客体,丰富了版权产业内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效促进了版权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侵权盗版技术的更加隐蔽和多样,查处网络侵权盗版行为难度增大,对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区块链存证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是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确定作品权利人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在配套的相关法律规划进一步完善、区块链平台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区块链安全保障技术进一步透明且可验证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有助于在版权保护领域构建集作品存证、版权监测、取证维权等于一体的自动化版权保护平台,提升版权保护的效率和质量,及时监测、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切实保障作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对作品权利人的良性激励,促进版权创作生态的健康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版权交易


版权资产交易中明确知晓版权资产的权属关系至关重要。版权需求方通常担忧版权存在无法明确的授权风险。传统线下版权资产交易过程中,版权资产权属关系的确认需要较长的时间,版权资产授权环节存在较高的成本。在网络环境下,由于难以在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信任机制,网络版权交易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中建立信任机制的技术方法,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以实现“点对点”版权交易,减少版权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心环节和信息壁垒,提高版权交易效率,减少版权交易成本,并且版权交易过程透明且可追溯,可较好解决传统模式下版权资产交易过程中确权难的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版权资产交易,版权转让或授权信息永久且不可篡改地记录在区块链上,所有转授权链条均可清晰明确地展示出来。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交易,易于厘清版权权利归属状况,降低版权交易及授权环节的成本,以及多头授权或无效授权的风险,拓展了版权交易方式,是网络环境下开展版权确权、授权和交易的探索,对促进版权转化运用、加速版权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五、结语



区块链技术对网络环境下确定数字作品的权属关系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办法,与版权领域的应用需求具有较强的契合度。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版权存证的法律地位、区块链平台的公信力、安全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原因,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的应用仍然有限。区块链和NFT技术的特点,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可信任的版权交易模型,完全颠覆了传统模式下版权存证、确权、授权、交易的模式,对鼓励版权创作、加强版权保护、活跃版权交易、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本文为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星标”、“转发”、“在看”,给小编加鸡腿哦!

投稿请联系shipa@shipa.org

近期热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识产权那点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